第1页:1963年重庆就冲甲了 第2页:那时候不时兴崇拜球星 第3页:副省长帮我搞球票 秦光樵 那时候不时兴崇拜球星 讲述人:秦光樵 年逾古稀的秦光……
第1页:1963年重庆就冲甲了
第2页:那时候不时兴崇拜球星
第3页:副省长帮我搞球票
秦光樵
那时候不时兴崇拜球星
讲述人:秦光樵
年逾古稀的秦光樵是重庆足球教父级的人物,1966年退役之后,秦光樵就开始了他孩子王的时光。作为原重庆青少年业余体校教练和新原兴足球学校总教练,他为专业队培养了100多名足球运动员。从过去的余东风、余飞,到现在力帆的王锴都是他的学生。
秦光樵对与足球有着深厚的感情,他盼望,重庆能够把足球打造成为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牌,在5到8年的时间里,重庆足球能有新的腾飞。
我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喜欢足球,当时重庆没有专业足球队,只是有四川队,1994年到1996年,我们球迷协会每周包大巴,少则100人,多则300人去成都看球。重庆崽儿的精神感染了成都的球迷,雄起的口号到了成都,由成都发扬光大。
我印象最深的是1995年成都保卫战,当时我带了300多球迷去成都,那场比赛是全兴打申花,但是有100多球迷没有球票。后来我给当时的四川省副省长徐世群写了封信,通过省政府办公厅交到他手里。在半个小时之内,徐副省长就帮忙找来了150张球票,解决了重庆球迷没有票的难题。那个时候,我们都觉得观看一场足球比赛是一生中莫大的幸福。
到了成都保卫战的最后几轮,重庆球迷更是让人感动。当时很多球迷找不到票,他们跪在成体外面,为的就是能够找票贩子买到一张球票。那个时候6块的丙票要卖到90,而当时大多数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只有300多块钱。我当时看到那些重庆球迷觉得又凄惨又悲凉,但是为了心中的足球大家都无怨无悔。
但是2004年后足球就陷入了低迷,现在关心足球的人越来越少。前几天,我在茶楼看《足球》报,有个茶客看到了,就说:“何会长现在你们还要看足球呀?”当时我听到这个话,觉得刺痛了我的心。但不论如何我也要扛起足球爱好者协会的大旗。力帆不是力帆自己的队,是重庆球迷的队,尽管力帆队在有些方面有些不尽人意,但是他们都是自己的孩子。今年中超我一定要组织球迷拉拉队,作为铁杆球迷,我希望能够唤起球迷对足球的爱。本报记者 何艳
[上一页]
[1]
[2]
[3]
[下一页]
(责任编辑:高斯特)
[我来说两句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