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的中超联赛注定是中国足球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章。这一年,联赛不仅延续了“金元足球”的热潮,更见证了本土球员的爆发、外援政策的……
2018年的中超联赛注定是中国足球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章。这一年,联赛不仅延续了“金元足球”的热潮,更见证了本土球员的爆发、外援政策的调整以及多场经典对决的诞生。
外援与本土的博弈
赛季初,足协推出“U23政策”和“外援限薪令”,试图平衡联赛竞争力与青训发展。上海上港凭借奥斯卡、胡尔克等大牌外援的稳定发挥,最终以68分力压广州恒大夺冠,打破了后者七连冠的垄断。但更令人惊喜的是武磊的爆发——他以27粒进球荣膺中超金靴,成为十年来首位本土射手王。
争议与转折
赛季中段的“VAR争议”频登热搜。例如第15轮北京国安对阵山东鲁能的比赛中,VAR三次介入判罚,导致比赛中断近10分钟,引发球迷对技术介入尺度的质疑。与此同时,保级区的激烈竞争同样吸睛:大连一方在名帅舒斯特尔带领下惊险保级,而贵州恒丰则成为降级热门。
球迷文化的升温
2018赛季的球场氛围堪称近年最佳。重庆斯威主场的“山城呐喊”、河南建业球迷的“航体不败”口号,展现了中超独特的地域文化。此外,多场比赛上座率突破4万人,反映出球迷对联赛的关注度持续攀升。
“这一年,中超不再是外援的独角戏,我们看到了更多本土球员的成长。”——资深评论员张路在赛季总结中如是说。
回望2018,中超在商业化与竞技水平的平衡中摸索前行,也为后续的归化政策与联赛改革埋下了伏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