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世界羽联宣布将在2025年4月至10月期间,试行“三局15分制”的计分规则,这一新规则将适用于10站世界羽联三级赛事和国家级锦标赛,包……
近日,世界羽联宣布将在2025年4月至10月期间,试行“三局15分制”的计分规则,这一新规则将适用于10站世界羽联三级赛事和国家级锦标赛,包括2025年中国国际挑战赛。各赛事主办方将收集比赛数据,并要求所有相关人员——如会员协会领导、工作人员、组织方、志愿者、球员、教练、球队经理和技术官员等——填写在线问卷,以便反馈使用新计分规则后的体验。世界羽联表示,将综合各方意见,决定是否在2026年年度大会上提议正式实施这一新规则。
目前,羽毛球的传统计分规则为三局两胜,每局21分。然而,21分制因其比赛时长过长,常常成为观众和评论员的诟病。针对这一问题,世界羽联提出的改革计划能否成功?这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层次的考虑?
### 计分规则的关键调整
根据世界羽联技术委员会的公布细则,新规则下的“三局15分制”包括三项主要的调整:首先,局间休息时间将提前至8分,缩短单局间歇时间;其次,单局分值上限为21分,当比分为14平时,一方需净胜2分才能赢得该局;最后,决胜局仍沿用现行的11分换边规则。
世界羽联并非首次尝试改变羽毛球的计分方式。在其前任主席拉尔森的推动下,曾多次调整比赛规则。回顾历史,羽毛球比赛在2000年之前一直采用15分制,但由于比赛容易拖到凌晨并产生“拉锯战”,这一规则遭到广泛批评。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,世界羽联尝试将15分制改为7分制,并增加到五局三胜。但由于频繁出现“换发球、无人得分”的情形,这一规则未能广泛实施。直到2005年,世界羽联才推出了现行的21分制,该赛制推行至今已接近20年,虽然运行稳定,但比赛时长过长的问题依然存在。
### 改革背后的动机
世界羽联多次提出改革计分规则,背后显然有着让羽毛球比赛更紧凑、更适合电视转播的考虑。拉尔森曾指出,长时间的比赛会导致观众离场并增加转播难度,而缩短比赛时长将使羽毛球更具吸引力,进而提高电视观众的兴趣和商业收入,球员的收入也可能因此增加。
### 选手的声音
尽管世界羽联在推动新规则的过程中表达了积极的期许,但运动员们的态度却呈现出分歧。世界冠军、国羽女单选手周蜜认为,羽毛球需要在这个时代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,以适应电视和互联网平台的需求,增加观赏性。她认为,15分制能为进攻型选手提供更多的机会,增加比赛的紧张感,提升比赛的观赏性。“高手的容错率会降低,如果低排名选手状态好,可能会爆冷。”周蜜补充道。
展开全文
然而,马来西亚羽毛球名将李宗伟则表示强烈反对。他认为,现有的21分制已经深得球员和球迷的认可,突然改变计分规则不仅会让球员难以适应,还可能改变羽毛球的本质。李宗伟认为,21分制已经让羽毛球比赛保持了良好的平衡,更易让选手们发挥出自己的水平。
羽毛球奥运冠军蔡赟也表达了反对意见,认为15分制可能会导致比赛中段缺乏悬念和对抗。如果比赛开局不利,落后5分以上的选手,想要在15分制下追赶是非常困难的。蔡赟认为,羽毛球本身就有多样化的魅力,不同风格的选手展现出的竞技精彩才是羽毛球的真正魅力所在。
### 亚洲选手的反应
由于羽毛球高水平选手多数来自亚洲,亚洲选手对改革规则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。印尼选手乔纳坦与李宗伟持相同反对态度,认为现有的21分制已经非常好,不理解为何需要更改。而一些选手则表现出中立态度,认为15分制可能会减轻体能负担,给体力较弱的选手带来一些优势。
### 改革的影响
如果15分制改革最终落地,业内人士预测,这将会对许多大型羽毛球赛事的参赛规模、赛程安排以及电视转播产生显著影响。因为15分制将缩短比赛时长,赛事安排也会更加紧凑。像2023年苏杯那样的7小时鏖战,可能将变得不可再现。对于转播团队而言,比赛的时长减少无疑会减轻他们的压力。
此外,周蜜还提到,15分制在青少年比赛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,因为青少年比赛通常参与人数众多,采用21分制会导致比赛周期过长。她认为,15分制能使比赛更加紧凑并提升观赏性。
### 总结
尽管新计分规则在试行阶段遇到了一些阻力,但羽毛球赛事的改革仍在进行中。对于羽毛球运动来说,适应时代变化、考虑观众需求、提升赛事可视性,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动力。无论最终规则是否实施,改革背后的讨论和试探,都是为了让羽毛球这一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运动,能够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光彩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