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3点,北京某家烧烤摊依然灯火通明。老张和几个哥们儿围着一台投影仪,手里攥着冰镇啤酒,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飞奔的梅西。“这球传……
凌晨3点,北京某家烧烤摊依然灯火通明。老张和几个哥们儿围着一台投影仪,手里攥着冰镇啤酒,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飞奔的梅西。“这球传得漂亮!”老李一拍大腿,油渍溅到旁边小王新买的球衣上,两人却浑然不觉——此刻,他们和千里之外的卡塔尔球场仿佛只隔着一块荧幕。
时差?挡不住中国球迷的热情
世界杯期间,中国写字楼里总飘着咖啡香。白领们顶着黑眼圈交换战术分析,外卖App数据显示,凌晨时段炸鸡订单暴涨217%。上海某互联网公司甚至悄悄调整了打卡制度:“只要上午能完成工作,允许补觉两小时。”有网友调侃:“这届世界杯,中国球迷是用生命在追球。”
烧烤摊变身“露天球场”
在成都,老板王师傅把40寸电视架在龙虾摊中央,还自制了32强国旗灯串。“阿根廷球迷坐左边,法国队粉丝去右边!”他指着地上用粉笔划分的区域笑道。最火爆那晚,两百多人挤在三十平米的巷子里,当C罗进球时,整条街的汽车警报都被欢呼声震响。
“真正的球迷不在乎时差,就像真正的吃货不怕长胖。”——某高校足球社团横幅
从“一个人看球”到“全民狂欢”
抖音上#在中国看世界杯#话题播放量突破18亿次。有东北老铁直播裹着棉被看球,海南大叔在椰子树下架起投影仪,就连广场舞大妈都改编了《Waka Waka》舞步。某外卖平台数据显示,世界杯期间花生毛豆销量堪比夏季宵夜旺季,而眼药水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3%。
当终场哨响,天边已泛起鱼肚白。老张打着哈欠扫码结账,屏幕上球员们正在谢场。“四年后再战!”他举起半罐啤酒晃了晃,铝罐碰撞声里,东方的晨光正悄悄漫过城市天际线。